2020年7月15日 星期三

何清源“秋荷”風華再現

這一篇是20餘年前寫的,經整理再推出,別有一番風味.....
「秋荷是雕,刻名師何清源84年間獲得「民族工藝獎」的主題,生機勃勃、典雅出塵,並擁有著強勁的生命力,他多采多姿的作品,以及特殊雕刻手法,已留下人們難以忘懷的美好形象。85年參加第五屆裕隆藝文季木雕創作,全國票選活動,拔冠群雄,獲得第二名。往後獲獎無數,自然不在話下。他的木雕事業一路順遂,勾勒出完美的曲線。

這幾年大環境不斷在改變,緊接著兩岸的開放,產業不斷的外移,大陸雕刻作品陸續衝擊台灣本土雕刻文化,同時台灣木雕師傅也同樣慘遭威脅,雖然曾經風華,在他經營的工作室也感壓力,在三義木雕城,一片唉聲嘆惜聲中,他警覺到------要改變,要踏出去, 他大膽跨出另一步,踏入大陸覓新機,就選擇在福建另成立了工作室,也改變了經營策略,體會人與環境之間共生存的微妙關係,完全採逆向操作的方式,由一位工作者,躍升為指導老師,由他本人設計、構思,再指導大陸一群工藝雕刻師共同創作。

何清源把自己的小產業也隨著時代洪流「產業外移」風潮,大膽西進,不管從哪個角度觀察,何清源有了遊走的新空間。儘管如此,他仍不忘「根」留台灣,在三義木雕城最熱鬧、最紅的廣聲新城67號(TEL:037-875055木雕博物館旁)有個「荷花木雕」的店,卻也一個人會因為他的豐富生活歷練而更添魅力,也會因他動人的故事而變得鮮活美麗。文:巫凡


2020年7月13日 星期一

何清源-荷苞有餘

“資深媒体人巫凡报導”何清源48年次,新竹市人,投身木雕界有40餘年的光景,風光之時不同凡響,以荷花為題,創作出不少出類拔萃的作出,當時即以“秋荷”這件作品,獲得了國家民族工藝獎殊榮,在業界是一等一的名木雕大師。
    這件“荷苞有餘”是2017作品,取材於天然的檜木樹根,雕刻之前,是一塊不起眼参差不齊的木塊,做一位优秀的木雕师,必須深具慧眼,能一眼看穿在何處动手,何处收尾,要刻什麼在心中早有了譜,這等功力何等不容易,然對何清源而言,早己了然於胸,腹案在腦中,這也顯現何大師的功力,是魅力也是一種成就。
    這件作品儼然是一幅畫,這朶含苞待放的荷花,豎立於荷花池内,作者以荷葉襯托,魚兒在池中游,看似简單,然内涵卻豊富的很,取名為荷苞有餘-也就是褲袋滿滿也,是件精品之作,值得收藏。

2020年7月12日 星期日

千年牛樟作品重回三義老家

(資深媒體人巫凡報導)沉睡了六十年三義千年牛樟作品,日前己由謝洧銘先生購得,專程空運回台,已安置於館內。這兩件作品漂洋過海數十載,如今重回三義老家,激盪出舊文物的新視野。
據謝洧銘表示:這純粹是機緣,  一位九十三歲的韓國商人,在日本創業70餘年,
事業有成欲回韓國安享晚年,在一次餐會閒聊中無意中提到這兩件作品,因物件太大,想運送回國的確費事,聚餐中一位台灣的朋友得知此消息,立馬與謝洧銘取得聯繫,也許是天意,這筆生意成交了,台灣千年牛樟作品,終於運回台灣,重返三義。
這兩件作品,一件為老鷹,一件為猛虎下山,都是噸級以上的超級精品, 早在六十幾年前,由三義百吉行售出運往日本。
謝洧銘喜出望外如獲至寶,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為木雕這行業繼續向前行。

2020年7月2日 星期四

馬續承双圓心壶大賣

【高手在民間-北埔之光:獨創雙圓心竹節壺大賣】
16年的陶土生涯,馬續承把自己賣給了陶土,百般思考未來之路該如何走下去,在台灣壺充斥市場的情況下,如何突顯自己的柴燒作品,能夠一眼即被認出,這是馬老師的茶壺,這種期望,他做到了!
他的作品頗具特色,以竹節與雙圓心來表現,也就是偏心圓,頗容易辨識,由於形體特殊,在市場上頗受歡迎。
工作坊內百支茶壺、茶倉等作品,陳列於架上,在聚光燈下,耀眼奪目,這些成績單讓馬續承充滿了魅力。
他的人生哲學,生命中含有一連串競賽,但人生不必只有競爭,做自己,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凡事努力向前走就對了。
馬老師,一頂瓜皮帽,掛副眼鏡,這是馬老師的造型,平日喜歡抽根菸,思索下一波要做何種作品,只要看到他的笑意迴盪,肯定又有好作品出爐了。(巫凡筆)